“流量演员”真的要完了!肖战不着急进组的前瞻性,商业价值稳固

2021-12-17 15:28:54 来源:饭话茶娱

一直想用割粉丝韭菜来带节奏,肖战的商务代言太多了。但放眼现在来看,还认为在支持肖战代言的仅仅只是粉丝的话,那我只能说,别说是再复制出一个肖战来,模仿都未必能做到。

2021年还有十来天就要翻篇了,回看肖战这过去的一年,真的好魔幻,一直都在这个无形的饭圈战场里做斗争,360度全方位的审视粉丝和肖战,但最受关注的依旧是肖战的影剧综合商务资源上。2021年拍摄的作品也就这一部《玉骨遥》,还有话剧《如梦之梦》,播出的作品只有《斗罗大陆》,舞台依旧是屈指可数,但这一年365天肖战似乎没有淡出过视线。不看别人,一天写一篇肖战相关的文章,一年就有365篇,还有那么多枚不胜数的自媒体,肖战想淡出都未必能做到。这途中对肖战的嘲讽最多的,莫过于待播剧无法播出,和长时间不进组的问题,可嘲归嘲,依照事实来看,拍摄《玉骨遥》将近4个月,这中间穿插的还有话剧的行程,最直观的就是拿下了全新的27席商务,这些行程就足以让肖战的行程饱和度达到90%以上,根本就不闲。最为让外界关心的进组问题,不管外界吵得天翻地覆,肖战就是不着急,放下一切人为因素来看,肖战走的路依旧是前瞻的。

为什么这样说,并非是捧杀。

年底什么都多,多的不止是盘点,还有各种榜单成绩,直观地放到一起比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于演员来说,和播出的作品多少没有关系,一年播6部大有人在,可依旧是透明,有人播一部,就能拖尾一年,肖战的硬核拖尾不用我说有多牛。看到一张2021年德塔文指数排行榜的汇总,今年全网破三的作品只有两部,《扫黑风暴》和《斗罗大陆》,年底挨个上线的大制作又热闹了一把,可看似热闹,好像没闹起来。眼观这些剧在无法达到预期的,不管是收视率还是播放量,再或者是传播度的时候,在可见之处的“疯”是能见的,所以,那句“扑街让人发疯”在任何时候、任何身份、任何地位都适用。最近讨论最多的要属猕猴桃的事件,一个曾经的视频门户的巨头,在将要陨落的时候,竟然这么的荒凉,从而引发“降片酬”“去流量”做内容,寻出口的讨论,短视频对长视频的冲击是肉眼可见的,但无法抵挡短视频的发展速度,让很多业内人士匆匆发言,流量演员要完了。依旧看到我们熟悉的编剧汪海林在此时发声,剧方找流量演员,就是想让粉丝做数据,或者是上热搜,扒拉了一堆。不用说他的粉丝也会把这些话题往肖战身上引,豆瓣回应另外两部剧打分的事情,和肖战八竿子打不着,人家也能喊话豆瓣看《陈情令》掉分的事情,这个话题放在下一篇讲,不提也觉得无所谓,提到就觉得这行业双标的如此正义凛然,清晰脱俗。今年的爆剧没几部,但先后出来“疯”掉的编剧导演有不少,不管是降片酬,还是去流量,这些和肖战有什么关系,在流量鼎盛时期,人家没有无缝进组啊,播出的《斗罗大陆》,拍摄的时候,还没火,片酬就更不用说了。被227扒得透透的,已经播出的剧,就不说那几部配角出演的戏,《陈情令》和《斗罗大陆》都是大男主,但片酬却让他成为了“最穷的顶流”;就连那首卖出了1.6亿的单曲《光点》也并不能分到多少钱,一人挣钱三家分,所以肖战从未在片酬上能留下什么可抓的把柄。说到去流量,肖战自己亲褪掉自己的流量,在关注度最鼎盛的时期,远离了热闹,一头扎进了话剧。一场网暴就是为了抢夺影视综资源,不争也不抢不解释。该拿走的被拿走了,该抢的都抢走了,然而抢不走的是这场网暴给肖战带来的无人能替的商业价值,不需要用作品来续命的商业价值,降片酬、去流量,转头发现商业价值占据半壁江山的时候,肖战已经将这片江山打的非常牢固了,任谁也抢不走。抛开一切禁锢肖战的“流量演员”标签,不管是粉丝风波也好,网络事件也罢,现在都彻底地翻篇了,因为这些再也无法影响到本人。

这种前瞻性不止是运气,而是在这物欲纵横的娱乐圈如何能做到坚守自己的初心,肖战不仅做到了,还俘获了一批骂不走、隐身后不散的粉丝。

也是这夯实的商业价值,让肖战不用着急忙慌的进组,慌不择路地挑剧本。现在的肖战,不管拍啥都会有人看,一则简单又日常的分享也能刮起的讨论潮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更不用担心影视作品少,在短时间内被替代。偶然间看到一个“追星两年法则“,说得还挺对,追星两年还没有冷淡,那就说明变成了一种惯性,至少还会追5年。

就算是在227关注肖战至今的马上就到2年了,真的已经把这种关注变成了惯性。

这不止是追星,只要你想要一直持续地关注这个人或事,任何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热情的事情都是这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