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就燃爆,《长津湖》,国庆最强主旋律
看《长津湖》之前,人们想到战争片,大多能想到的是高燃的枪林弹雨,是恢弘的场面,这部分,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导演做得很好。影片真的很燃,非常燃。
但为什么看完《长津湖》,除了以上的情绪,最多却是想哭。
因为编剧兰晓龙真的写出了一个如此动人的故事,而吴京易烊千玺胡军这群演员,又合力演出了一个如此可爱的钢七连。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太可爱了。
人们不吝送上自己的夸赞,因为电影对得起人们所有的等待,更重要的是,它对得起,那群用生命帮子孙后代把仗都打完了的——最可爱的人。
开场即恶战。瞬间激发你的肾上腺。恢宏的场面+音乐,瞬间就把你拉入情境。
一声枪响。眼前宁静的雪夜突然“活”了过来。
一个个身影从暗夜窜出,半伏着身子,疾速前行。
四面八方硝烟滚滚,炮火点亮了长夜。
只是一瞬间,身为观众的我,就仿佛跟随志愿军战士们,进入了那片冰雪长津湖。
大银幕上,烽火连天,大地颤动。
大银幕下,我攥紧拳头,屏住呼吸。
三大导演携手,拍摄了最悲壮最热血的战争场面,连番炮火,激昂配乐,给出足够的沉浸感。炮火纷飞之间,甚至能感受到弹片擦身而过的惊险。
开场半小时,那场七连的老机灵鬼装死躲避美军战斗机的戏,一个长镜头,我的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它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双重震撼——不只感官,更在于心灵。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长津湖战役是这场“立国之战”中最艰苦的战役。
我第9兵团3个军,在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地,也是朝鲜战场上最寒冷的区域,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被称为美军王牌军的美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
在室外气温低至零下40度,战争装备悬殊、环衣物食物补给不足的环境里,我们的志愿军最终全歼了美军“北极熊团”,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影片通过伍家兄弟和钢七连的视角,从整体到局部,带领观众一起打完了这场冰雪之战。
影片既对长津湖战役,完成了一种全景式的全貌还原,也有详尽的士兵群戏;而在以志愿军战士为核心的基础上,也插入了一部分美军描述,既有他们的狂妄,也有他们装备的强大。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强烈的“真实感”,明明是2D电影,却体验到了3D 4D的效果,时刻仿佛置身在枪林弹雨之中,那种战争片的紧张感和节奏感都直接扎进心里。
三位导演的融合程度,也超乎了我的想象,除了极个别段落能看出导演比较明显的个人风格,大多数时候,作为一位骨灰级港片迷,我根本分不清这段是谁拍的,因为影片整体就是一气呵成,荡气回肠。
但你又能明显感受到,影片完美融合了三大导演的长处。陈凯歌的宏阔,徐克的视觉想象力,林超贤的动作实感,都体现地淋漓尽致又浑然一体。
影片既有宏阔的战争全景,也有细致的肉搏场面,燃,炸,动人心魄。可以剧透的是片中有两场国产战争片前所未见的宏大战争场面,中段的遭遇战跟结尾发动的总攻都注定在国产战争片史上留下一笔。
战士们为什么舍生忘死,还用解释吗?因为背后就是祖国。
正如易烊千玺说:希望大家可以铭记这段历史,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今天我们能够坐在这里看电影,是因为那些“最可爱的人”已化作一座座丰碑,把最好的年华永远地留在了冰雪长津湖。
是因为“这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要打”,而他们,为我们把仗,都打完了。
就像于冬说的,《长津湖》集合了中国最厉害的电影人,最顶尖的工业力量,拍摄了一部“留的下来的电影”。
留下来,是为了帮一代代观众记住,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一共牺牲了197653位中国志愿军烈士。
又正如陈凯歌所言:抗美援朝战争,犹如一颗信号弹,升上了我们50年代的夜空,照亮了这个国家的前途。
这一场仗,他们勇敢地打完了、打赢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长津湖太远,但我们能去影院里遥望他们,看看他们的故事,看看那群——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