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春晚20次,因一句话被索赔1亿,“春晚钉子户”郭冬临今怎样了
说起春晚钉子户,你第一时间会想起谁呢?
是每次都会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的冯巩?
还是“过了山海关,有事赵本山”的赵本山?
还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潘长江?
还是小品女王宋丹丹?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老一辈的艺术家都退出了春晚,将这些机会留给了年轻人。
今天我们一位陪伴我们度过很多年的老艺术家,他就是郭冬临。
郭冬临曾经连登过20次的春晚,他饰演的角色是无数人的春晚记忆。
在舞台上,他总是饰演憨厚老实的男人,堪称妇女之友。
但之后他却消失在了舞台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一切还是因为一个小品。
因为一个作品中的一句话,他遭到了巨大的争议,甚至被观众要求赔偿1个亿。
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今的他又过得如何?
1966年,郭冬临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快书表演艺术家,母亲是琴书演员,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
或许是因为家庭氛围的原因,郭冬临从小对艺术也是十分的喜爱。
只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无法拥有一个安稳的童年。
5岁的时候,郭冬临便跟着母亲在演艺界打拼,前往全国各地说评书。
那样的日子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充实。
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变故,郭冬临的一家都受到了牵连,他们一家连饭都吃不上了。
郭冬临的父亲的工作被停掉了,母亲的工资也被停发。
一家好几口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迫于无奈之下,郭冬临的父亲只好去外面拉车送货赚钱,一个说了半辈子评书的老艺人,硬生生的干上了流水线的活。
每天超负荷的活,让郭冬临的父亲累得半死,但他还是咬牙坚持。
虽然生活很苦,但郭冬临的父亲还是想给孩子制造点“甜”。
有一次,父亲带了一包白砂糖回来给他,小孩子都喜欢吃糖,郭冬临和哥哥都十分的开心。
父亲说第二天再带几包糖回来,可是在家的郭冬临却迟迟没有等到这个消息。
原来,父亲是从厂里偷的糖,而他又想去拿的时候,被厂里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狠狠的骂了他一顿。
还有一次,父亲从外面买来了几张大饼,说要带着郭冬临去外面买汤来泡饼。
等他们走到饭店里的时候,因为没有钱,人家要把他们赶出来。
郭冬临的父亲就带着儿子在一旁蹲守,看谁吃完了饭还要不要的汤,就可以拿来给他们。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碗别人不要的汤,可是那名中年女子在走之前还吐了一口口水。
此时,他们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郭冬临和父亲顾不了那么多了,端起那碗汤就喝了起来……
他们一边吃,一边哭,父亲的嘴里还叨叨着:儿啊,我对不起你……
郭冬临的童年,就是在苦难中度过的。
或许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导致后来郭冬临的小品都是十分接地气的,其中还有不少是隐射了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郭冬临才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
这一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毕业之后,郭冬临考上了人艺的编制。
提到人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我们熟悉的宋丹丹、濮存昕、英达、孙小艺等人都曾经是人艺的演员。
不过,因为自身形象的问题,郭冬临在人艺并没有混出什么名堂,平时最多是演一些边缘角色,跑跑龙套啥的。
郭冬临在人艺待了好几年,眼见着自己的事业没起色,他就放弃了。
此时,有一个同事来问他,你能不能也成为像陈佩斯那样的大腕呢?
在那个时候,陈佩斯可以说是春晚上红极一时的演员,他和搭档朱时茂一同开创了小品的先河。
郭冬临听完,连连摆手,说:
“大哥,你可别抬举我了,我怎么可能会成为像陈佩斯那样的人呢?”
不过同事的话倒是给他提了个醒,既然他在话剧这块没什么发展,为什么不去试试演小品呢?
于是,郭冬临就从人艺辞职了,开启了自己的小品之路。
1993年,郭冬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了小品《市场速写》。
春晚,那可是全国十三亿人都在看的节目啊。
郭冬临第一次上春晚的时候,可把他紧张坏了。
虽然他们私底下已经将节目排练了无数次,可是真正上场的时候还是很紧张。
他们不但要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做对,还要牢牢的把控春晚现场的节奏,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在十几亿观众面前丢脸。
下台之后,郭冬临的手还一直在抖,心里默念:总算结束了。
登完这次舞台后,郭冬临选择了沉淀一年,细心打磨自己的演技。
所以在1994年的春晚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隔了一年以后,郭冬临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了《有事您说话》,饰演了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热心人。
这个小品中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演员,那就是孙楠的前妻买红妹。
出演完这个小品之后,郭冬临的事业水涨船高,又多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小品。
郭冬临不仅在小品领域很出众,而且还涉及到了相声领域。
比如他在2000年的春晚上,和冯巩表演的相声《旧曲新歌》,就深受观众的喜爱。
其实在春晚舞台上,相声演员使柳活的不多,郭冬临和冯巩的表演给人带来了一种新奇的感觉。
而且郭冬临是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声,第一次合作就有这样的效果不错了。
即使是多年以后,这个小品依旧是观众心中的经典。
冯巩的那一句“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至今还是很多短视频平台上的配音。
之后的郭冬临,又多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和蔡明、牛莉等人都有合作。
据统计,他一共上了20次春晚,是名副其实的“春晚钉子户”。
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期,他还代言了一个某某消食片的广告,相信大家都看过吧。
广告词的上一句是腹胀不消化,下一句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出来。
直到现在,人们只要一听到那句广告词,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郭冬临的脸。
更搞笑的是,之后这个消食片的广告被张艺兴代言了,有网友还在网上呼吁叫张艺兴把广告代言权还给郭冬临,真的是笑死个人了。
如果他能够继续在舞台上磨练自己的话,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前途。
但,或许连郭冬临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会毁在自己的小品手里。
那是在2017年,郭冬临登上了北京电视台的春晚,表演了小品《取钱》。
这个小品主演是讲述了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郭冬临饰演的年轻人热心帮忙的故事。
这本来是一个很正能量的故事,可是郭冬临却因为一句话而遭到了巨大的争议。
在小品中,孙桂田饰演的老人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却是一个河南人的口音,开始对她进行蒙骗。
郭冬临在旁边,也问了一句“你是骗子吧?”
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让郭冬临被扣上了“地域歧视”的帽子。
外界有一句话叫做十个河南九个骗,这是对于河南人的一种歧视。其实骗子哪里都有,但郭冬临的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以为他对河南人有什么偏见。
之后便有很多河南网友讨伐郭冬临,让他给个说法。
郭冬临本来就是一个公众人物,更何况他这是在春晚上表演的节目,更要禁得起全国人民的考验。
之后,便有一位西安的律师起诉郭冬临,要求他向每一个河南人都赔偿1块钱的精神损失费。
那时候河南人差不多有1亿了,每人一块钱,那郭冬临就要赔偿1个亿了!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这个小品的幕后编剧也出来说话了,他表示,这个配音是他配的,但他是山东人,说的也是山东方言,因为山东河南离得比较近,所以山东方言会比较像河南话。
但网友并不买账,你的意思是河南人不是骗子山东人就是骗子了?
虽然郭冬临和那位编剧已经道了歉,但并没有获得观众的原谅。
之后,郭冬临的事业就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真的是一步走错,步步错……
你说弄什么小品不好,偏偏要弄出这么个小品。可谓是将一手好牌打烂了。
这么多年来,郭冬临好像一直没有什么感情上的消息,现如今他55岁了,还是孤身一人的状态。
一般人到了这个时候,或许连孙子都有了,他却还是一个人,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有传言说,郭冬临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其实这也能理解。
毕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和不婚,喜欢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
既然不演小品了,那郭冬临干嘛了呢?
现如今,短视频是一个流行的大趋势,不少的明星都加入了短视频的行列,还有不少人开始直播带货。
而郭冬临也是加入了短视频平台,每天在网上分享一下自己的段子,这也是另一种传递快乐的方式。
无论媒介怎么变,其实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娱乐。
前不久,郭冬临还在网上澄清了多年以来的谣言,称自己从来没有说过任何地域黑的话,也没有遭到任何形式的封杀。
如今的他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了,看来是受到了当年那句话带来的影响。
有人说郭冬临是无心之失,有人说作品可以删减台词,他没有删减,说明他认可这句话。
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的人品还是要排在第一位的,既然吃过亏,那就更应该懂得这里面的规则。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所放大,所以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给观众树立一个好榜样。
无论过了多久,大家还是会怀念这位妇女之友,怀念他给我们带来快乐的那些日子。
对于春晚钉子户郭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欢迎评论下方留言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