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是因为冲撞纯元被降位的,宜修为何说“皇上早就恼了莞嫔”?
甄嬛在自己的封妃典礼那天,被宜修设计陷害误穿了纯元的故衣,导致皇帝当场失态狠狠责罚了甄嬛,不仅封妃的旨意取消,就连平时的例份也只按答应的标准供给碎玉轩,还禁了甄嬛的足。
即使甄嬛被诊出身孕,皇帝也只是让内务府按照从前那样给甄嬛提供,禁足的令还是沈眉庄再三请求才解开的。可甄嬛仅仅只是因为穿错了纯元的衣服啊,这个惩罚未免也太重了些。
安陵容也认为只是因为一件衣服,皇帝不至于生甄嬛太久的气,宜修却告诉她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皇帝惩罚甄嬛,主要是想让甄嬛发现这些年来的恩爱相守,都只不过是纯元皇后的替身而已。
甄嬛心性如此之高肯定不会甘心,等到皇帝再想宠爱她的时候,甄嬛就不会回头了。为了能够一击中敌,宜修还表示自己之前做了不少铺垫,早让皇帝恼了甄嬛,所以才有今日的大发雷霆。
众所周知,甄嬛明明是在宜修的诱导之下穿错了礼服,才会被皇帝以冲撞纯元皇后的罪名给降位的,如果他早就对甄嬛有意见的话,怎么会主动晋升甄嬛的位份,还说甄嬛封嫔典礼仓促,这次又给她补个盛大的典礼这种话,难道还是皇帝给甄嬛挖坑不成?可宜修为什么会说“皇上早就恼了莞嫔”,甄嬛到底是什么时候得罪皇帝的啊?
回想到之前皇帝要扳倒年家时,也是对华妃大加赞赏封了贵妃,要说皇帝故意给甄嬛挖了个坑,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甄嬛禁足之后,她的父亲甄远道就下了狱,然后全家被流放宁古塔。
仔细想想,甄嬛之前的许多行为都犯了忌讳,只是那个时候以为她与皇帝感情深厚,都给忽略不计了,甄嬛只知道皇帝对华妃僭越的不满,却看不见皇帝在背后是怎么想甄嬛的。
从沈眉庄假孕开始,甄嬛救人心切,私下找人抓了刘畚指认华妃,洗清沈眉庄,皇帝见完刘畚,当时就没忍住问了甄嬛一句:“刘畚的事,不会是你有意安排的吧?”甄嬛当时就愣住了,然后说自己不屑去做这样的事情,皇帝没说相信也没说不信,只是自己嘀咕了一句“算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接着甄嬛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失宠,振作起来之后更是频频插手前朝的事,比如敦亲王造反全过程,甄嬛都参与其中:敦亲王要求追封自己的生母,甄嬛教皇帝晋封所有的太妃;敦亲王当众殴打言官,甄嬛又建议别处罚敦亲王;敦亲王造反被擒之后,甄嬛为报福晋探望之恩,还求皇帝给敦亲王的儿子封个爵位。
类似的举动还有很多,甄嬛的本意是想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超越华妃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才好顺势整垮年家,给自己的孩子报仇。而华妃之前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她事事争先,连时疫的药方都要亲自盯着太医配出来,皇帝却怀疑是她的用心,明明不喜欢妃嫔插嘴前朝事务,却故意把重要消息透露给华妃,观察她的反应。
甄嬛那个时候与皇帝的相处方式不就跟华妃当初一模一样吗?正常妃嫔的反应都是“臣妾不敢妄言,后宫不得干政”,甄嬛倒好,都不谦虚一下,一股脑儿把自己想法和见解都说了出来,殊不知那个让皇帝娘娘不忘的纯元皇后都要三缄其口,宜修身为正宫皇后也十分注意在皇帝面前不敢乱讲,偏甄嬛以为自己是个例外。
而且华妃与皇帝多年感情,都让皇帝说出“夫妻”二字了,可见皇帝是不想让华妃死的,降了位份就是想给华兰一条生路。当他赐了华妃自尽听闻华妃不肯就死之后,皇帝始终没有出面,苏培盛也不敢下狠手,人家正宫皇后都好好待在景仁宫等消息,甄嬛却跳出来,用欢宜香的真相逼死了华兰。
皇帝要是真想断了华妃活下去的念头,他不会自己说出欢宜香的真相吗?要甄嬛眼巴巴地去送华妃最后一程。想必皇帝也能料到,甄嬛是用欢宜香的秘密绝了华妃见皇帝最后一面的想法,否则以华妃的心性是绝不可能会乖乖自尽的,一想到华妃生前受此羞辱,皇帝能不恼了甄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