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琼瑶的言情小说及其爱情观「如何看待琼瑶小说的爱情观」
引言
1963年,琼瑶出版了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窗外》,顿时引起了读者对这位女性作者的好奇。从那以后,琼瑶一部接一部地推出了“琼瑶体”系列小说,据统计共有64部之多。在青少年学生中引发了普遍的“琼瑶热”,特别是在大陆。琼瑶的小说属于典型的“纯情”类言情小说,爱情是主题、主线和主干,不涉及重大现实和社会问题,同时又典雅含蓄不涉及色情,正好吻合了转型时期大陆读者的阅读需求,琼瑶小说的时运可谓是得天独厚。二十世纪80年代的大陆言情小说,真可谓是一片琼瑶的世界了。
琼瑶以处女作《窗外》一举成名,之后的作品数量更让她荣登20世纪80年代言情小说多产女作家之首,并在两岸三地掀起一股琼瑶热。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但琼瑶开创的女性视角叙述方式,使看与被看的主体颠倒,仍成功将琼瑶的言情小说推向了一个经典的位置。
一、 琼瑶作品及其特点
(一) 琼瑶的成名作《窗外》是一部具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江雁容是典型的“琼瑶少女”,聪慧、敏感、忧伤。在家里不受宠爱,喜欢吟诗做赋,舞文弄墨,而数理化成绩却很差。这个孤独的少女爱上了她仰慕的老师——风度翩翩的康南。这是琼瑶本人刻骨铭心的真实经历。在江雁容眼中,康南有潇洒的风度和旷世的才华,更是她单薄灵魂的寄托。然而,年龄的差异,世俗的冷眼以及家长的大力阻挠,最终拆散了他们,江雁容失望了,康南绝望了。对于主人公来说,爱情的流逝成了生命的最重要价值,而读者也被这优雅的悲剧所打动。“窗外”成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琼瑶意象”。
(二) 《窗外》以后的几十部作品,读者各有所爱。其中作于1983年的《失火的天堂》比较引人注目。《失火的天堂》写的许曼亭父亲的诅咒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小说要表达的“始乱终弃不仅仅指的是肉体,精神上的始乱终弃更加可怕”的思想也颇具深度。该书已然超出了狭义言情小说的范围,企图探讨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结构上也别具匠心,以豌豆花的出生开始,从豌豆花父母一辈的爱情落笔,写出了一个小女孩痛苦的成长史.琼瑶即使写“坏人”,也努力写出坏的理由。例如《一帘幽梦》里面的绿萍,《烟雨濛濛》里面的陆依萍,《雁儿在林梢》的陶丹枫,以及《聚散两依依》里面的钟可慧。她们虽然做了错事,但都是情有可原的,会得到读者的同情。琼瑶的人物命运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母亲是父亲的侧室,整日受正妻的欺凌,采芹自己也不得宠。然而父亲出事之后,采芹却要背叛自己的情人委身于一个律师,但那律师最终也没能救了她的父亲。《碧云天》里的俞碧函,也有类似于豌豆花的父母双亡的凄凉身世。
(三) 琼瑶的家庭和教养背景给了她比较深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她的作品追求典雅的浪漫情调和纯情的诗意。她最着力渲染的是超越年龄、超越才貌、超越金钱、超越地位等一切限制的纯粹的爱。她虽也写了不少异常的恋爱,如《窗外》的师生恋、《浪花》、《紫贝壳》的婚外恋等,但是所有那些以琼瑶个人经历为底本的“才女翻身”的故事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爱情至上”的真谛。故事中的父母、朋友、财富、事业和环境经常被设计为爱情的阻挠和障碍。琼瑶的人物在恋爱之外的交际能力很有限,表现出普遍的遁世情结
(四) 琼瑶的言情小说极力勾织奇思妙想,努力不落俗套。她有两部以复仇为主线的作品——《烟雨濛濛》和《雁儿在林梢》。《烟雨濛濛》的故事比较离奇,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个女孩在情感与复仇之间的种种挣扎矛盾,表现出了对人性的某些探索。主人公陆依萍是父亲陆振华的下堂妾的女儿,在受到父亲毒打后对父亲及雪姨一家人产生了报复心理。最终逼得父亲惨死,同父异母的姐姐如萍自杀,妹妹梦萍被强暴,自己心爱的人也远走他乡。《雁儿在林梢》里的陶丹枫,一开始就是以复仇天使的形象出场的。她的演戏天才给了她最好的武器。而且她完全掌控着她的复仇对象——江淮的弱点。她亲自导演了江淮的弟弟失恋的悲剧,从而达到让江淮本人痛苦的目的。
爱情是琼瑶戏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正是这一主题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与观众。既然爱情在琼瑶的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琼瑶理解中的爱情意味着什么。
二、 琼瑶的爱情观
在琼瑶的观念中:爱情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她的小说或戏中,人物似乎就是为爱而活着。爱情似乎成了人物的一切,至少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人们可以从爱的空头许诺中获得一切未来的幸福。用霍妮的话说:“爱情就像进入天堂的门票,在这里一切痛苦都将终止:再也不会有失落感、负罪感和无价值感;再无需对自己负责;再无需与残酷的世界斗争。”
(一) 琼瑶基本上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唯美言情作者,她书中的主人公基本上是纯洁善良,忍辱负重的佳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一切。例如《斜阳谷》里的纪访竹在最后关头将自己的爱人让给了一个可怜的受伤的女人。
(二) 关于爱的理解,爱是占有,拥有对方的一切。反过来,爱又是放弃,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放弃自己。《窗外》故事的结尾,许久以后江雁容最后一次去看康南,与当年那“诗一般的康南”形成强烈对比的,却是一个“佝偻枯瘦”的老头,而且这个衰老的康南只顾自己嘴里的那根廉价的香烟,已然完全不认得当年的“小容容”了。女主人公江雁容爱情的流逝成了生命的最重要价值
(三) 在琼瑶笔下,爱情是无往而不胜的,可以依靠,可以寄托,可以创造,甚至惊天地泣鬼神。“只要有了爱,一切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一切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爱是寻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唯一,然后你们一同“堕入爱河”的过程。这种观念相信,只要找到了、得到了自己的“唯一”,爱的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就会从此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窗外》中的备受爱戴的名师康南,当爱情遇到困难时,他想的就是避开眼前的现实人事,带着爱人逃遁到某个世外桃源去
琼瑶在小说里探索了爱的真谛和爱的本质。她着力追求的爱是一种理念,是一个精神世界,她以细腻而委婉的女性笔墨反复强调了感情的因素.这些主要表现在;爱不是在方式而在感情,只要感情存在,双方可以冲出年龄、家庭、门第、家族的种种障碍:追求人的自尊、自爱,自重;爱应该有超凡的境界,这就把男女之爱的范围扩展了;爱是传统道德和理想生活的统一,从而体现了婚恋道德观的严肃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统一
总结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小说,她的主题离不开爱情这个大前提。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爱情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也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