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评分豆瓣「美丽人生电视剧豆瓣评分」
豆瓣评分9.5分的《美丽人生》是1997年由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兼导演罗伯·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黑色喜剧。
犹太青年基多到一个意大利镇上准备以开书店为生。基多和好友开车游玩,由于刹车失灵,他们误冲进了国王巡视的道路上。后来基多修完车去洗手,路过谷仓塔楼,看到一个小女孩,对她说:自己是国王,跟公主有约。这时朵拉不小心从塔楼跌落下来,刚好跌到基多怀里,基多对怀里的姑娘说:早安,我的公主。基多对朵拉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便慢慢开始了。
这是影片的开始,男、女主角入场,基多和朵拉的相遇。
二,相爱、相知——历经诸多嘀笑皆非的周折,天遂人愿。为了制造与朵拉见面的机会,基多假冒视察朵拉学校官员,买朵拉观看的歌剧同场票,甚至从朵拉的前男友面前截胡,与朵拉来了一场状况百出却又温馨浪漫的雨中漫步。
朵拉想要回家了,基多想要留住朵拉。基多在送朵拉回家的路上向她表白。
朵拉在母亲的威迫下要和政务官订婚。但她并不想嫁给政务官员,从订婚宴上逃走,坐上了基多骑来的绿马。
三,相伴相惜——终于在一起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孩子不喜欢洗澡,躲进柜子。基多买了花回来,把花放在柜子上,发现了孩子躲在里面。孩子让基多保密。朵拉出来了说:好漂亮的花。基多说:那我把花召唤过来。基多对着柜子说:柜子,过来。孩子突然从柜子里跑出来大喊:早安,公主。普通人家的温馨生活画面。
孩子生日当天,朵拉回到家,家里一片狼藉,基多和孩子被上了抓捕犹太人的车,基多对儿子说:这是一场送给你生日礼物的游戏。朵拉不是犹太人,但她毅然要求一起去集中营。
导演的用意显然并不是讲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耗费近一半的片长讲基多与朵拉的爱情,既为后半部分的集中营生活做铺垫,又为后面发展的故事埋下伏笔。
2.从影片主题的表现形式上——前后隐性又明显的鲜明对比从一开始基多的搞笑出场就可以看到导演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导演以喜剧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
影片后半部分,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在悲伤情境中营造喜剧氛围,强烈的反差导致更加鲜明的效果。
影片的前半段内容幸福、美丽。普通老百姓生活在和平下的真诚快乐,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浪漫画面,衬托出后半段内容的。
影片后半部分并没有全景式的展开战争以后悲惨的画面,而是选取普通人和普通家庭在战争中所受到的深重苦难的遭际,他们以感观的风趣、乐观面对,使得观众悲凉油然而生,从而更突出了这部黑色喜剧。
前半段的“美丽人生”和后面的“战争”似乎是一场驳论,意犹未尽。在纳税集中营,面对集中营的黑暗和残暴,基多一直保持乐观。知道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为了孩子心灵不受伤害,基多利用想像力撒谎说,为了他即将到来的生日,他们正准备一个游戏,规则是不吵闹,不吃零食,集中营所有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并坚信一定会胜出,届时将于得到坦克作为奖品。
儿子信以为真,虽然在集中营忍受煎熬,充满绝望的环境里,基多还是乐观的每天陪孩子继续玩这个“游戏”。小心翼翼呵护孩子纯洁幼小的心灵。
二,每次遇到问题,都积极想办法解决。在集中营如此残酷的环境中,既要做大量苦力,还要克服有可能下一秒死去的恐惧。
当纳粹需要翻译,不懂德语的基多冒充翻译,把集中营的规则演说成游戏规则,听得营友们目瞪口呆,但乔舒亚却听得津津有味。
当乔舒亚不小心说出“Thank you”,一个侍者开始怀疑并想去叫负责人时,基多此时立即教其他孩子学习说“Thank you ”,让工作人员以为孩子是刚学会外语,顺利化解危机。
当乔舒亚执意要走,基多故意装出准备行李出发,同时告诉孩子坦克进行到哪一步,并且他们目前是687分,是第一名,放弃就太可惜。
第二,借用第三方故意告诉室友巴图坦克的收尾工作,并表达对坦克完成很期待,孩子信以为真。
第三,持续跟进,化解怀疑为了化解乔舒亚的怀疑,基多带乔舒亚看了集中营工作人员的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
第四,描绘愿景当乔舒亚知道其他孩子被处死,开始怀疑父亲的话, 厌倦父亲的话,想见妈妈,基多通过“愿景描绘”法,成功地对乔舒亚进行循循诱导,让孩子看到希望。
真正感动人心的不是悲剧本身,而是从父亲这些为孩子着想的每一件小事中升华的伟大,平凡中升华永恒的父爱。
三,无时无刻不忘记对妻子的爱在集中营与朵拉不能见面,基多利用职务之便,用喇叭放他们在一起看过的歌剧,安抚了朵拉的心。
不惜偷偷用广播向妻子报平安,:早安,公主。无时无刻都在想方设法让妻子安心。
当解放来临之际,基多某夜趁乱不顾自己安危寻救妻子,而被纳粹发现。
这样的爱,对妻子,对儿子,对整个世界,在死难面前,在战争浩怯面前,是那样的伟大。《美丽人生》到最后响起了一段平静而深情的画外音, “这是我的经历,这是父亲所做的牺牲,这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犹如父亲最后被押走处死时的平静,还不忘给躲在拉城箱的乔舒亚扮演小丑,给孩子留下乐观而又夸张的形象。最后的胜利确实所以生活和人。
这部经典之作闪光之处随处可见:第一,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美丽人生》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再拼起来给人看,或者说还有拼起来的希望,便在伤感中给人以希望的感动。第二,悲喜剧的表现手法,为了表现更深层次的思想,不让观众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把集中营的折磨等所有的一切比喻成一场疯狂的“游戏”,联军的坦克向乔舒亚驶来比喻成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他们,做到画龙点晴之笔。第三,影片从头到尾画面明丽流畅,并没有在色彩上给观众制造沉闷、压抑之感,以普通家庭为题材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令观众发为突乎意料,耐人寻味。第四,因为共情所以慈悲,影片中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的情感喜剧在悲剧的氛围中透现,妻子与丈夫、父亲、母亲、儿子、难友们等,表现出爱是无处不在,一线贯穿全剧。第五,片尾对死亡处理非常轻,避免煽情。片中没有直面的血杀,也没有全景的战争场景面,也没有炸药、毒气、死亡、饥饿,屠杀等血淋淋的场景,却通过以普通人及普通家庭的遭际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无情,做到以点显面。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爱是我们临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
二刷《美丽人生》,感受颇有不同,但每次都是收获满满,这部经典之作给我以下启示:1.现实残酷,用温柔回敬,人生在世,美好会永远存在于一个人的信仰和选择中。2.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可以美丽的。3.世界再残酷,人生再不完美,总有人能活出精彩,废墟上的雏菊一样坚强又美丽,沙漠里也能开出玫瑰。4.影片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又朴实的道路: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所有的苦难都是暂时的。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是一面照向人生的镜子,告诉我们真正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只要有美丽的心灵,美丽的意志,不论环境怎样,那人生也是美丽的,值得我们深思。
撰稿人:依蓝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