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梵乐团演奏「中秋音乐会」
2017大相国寺中秋音乐节节目介绍
1.《白马驮经》相国寺佛乐团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 7年),明帝遣使西行求法。天竺僧凡摄摩腾竺法兰尊者,从西域马载佛像经随汉使来到洛阳。白马驮经表现“白马西来。旷世姻缘,从兹震旦。佛日中天”的意境。
2.《锁南枝》相国寺佛乐团
正是是大相国寺根据北宋秘谱翻译过来的第一首曲子,这首源自千年的梵音,翻开璀璨光辉的皇家佛乐历史篇章,让观众们得以聆听这一曲来自北宋的遥远的记忆。《锁南枝》用于北宋皇家大型佛事庆典演奏的音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引子,祥云从天而降,第二部分是整个乐曲的主体部分,主要表现大宋盛世,八方来朝的气势,第三个部分是承接部分,表现梵乐普度众生,祈福安康。第四个部分共同描绘大宋盛世的繁荣。
3.《菩萨赞》相国寺佛乐团
《菩萨贊》这首大相国寺梵音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凈严老法师,口传心授之曲。一切伟大的菩萨们或安祥或亲切有时那雷霆刚正的威严都会让我们心中平和和灵魂清新。在这首乐曲中使用的乐器筹,鞉牢,答腊鼓,等均是在心广大和尚指导下按照繁塔上的乐僧砖图制作的,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4.《化境》贺小帅箫独奏
《华严经疏》卷六:“佛境界有二:一,如如法性,是佛证境;二,十方国土,是佛化境
来自佛经文献。“化境”指一种摆脱俗世纷扰、圆融和谐的境界。此曲以洞箫为引,描绘出出神入化的奇妙境界。
5.《清虚步月》九宫乐府大型宫廷礼乐
此曲表现秋高气爽,明月高悬的夜晚漫步于庭院,心境闲逸而舒畅,有超然物外之境。心无所累,虽行于世,而隐于心也。
6.《故土》源音法师埙独奏
宁恋家乡一粘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故土乡音对于每一位游子而言像是伟大的母亲,不管走多远,都是心中永远的牵挂。《故土》深深的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依恋,对童年欢乐的回味。
7.《子夜吴歌》九宫乐府大型宫廷礼乐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三首《秋歌》讲述了吴地女子深夜里赶制征袍的一片深情,表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亲人离散的深切苦痛
8.《洞庭秋思》王雨轩古琴独奏
《洞庭秋思》为明代琴曲,此曲以洞庭秋意为背景,写观洞庭之秋,而思潮起伏。碧水天高,烟波浩渺。人生之境,历经岁月之淘洗与沉淀,亦如洞庭水天澄然一色。
9.《神人畅》李芳杨景月皇宋大观书院古琴馆
《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 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整曲仅用到一至五弦。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10.《百花亭》选段海雯京剧独唱
《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11.《春晓吟》赖云奎古琴独奏
《春晓吟》属中国古琴名曲之一。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统》(1549)。表现了春之欣欣向荣的景象。共三段,《二香琴谱》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为诸曲之冠。
12.《标月》管雅婷邵羽茜琵琶与古典舞
《标月》出自禅宗公案,“标月指”即以手指指向明月.《圆觉经》说:“修多罗(了义经)教,如标月指.”“指”喻经教中的一切语言文字,“月”喻佛法的真实义谛.“指月”的目的,要人观月,而不是观指.此曲以皎洁的明月来象征禅心洁静无污,只有追求内心的清静空明方可顿悟,其心中才会洒满静寂澄碧、温润禅悦的月光。
13.《晴空月儿明》贺小帅张中亚琴箫吟唱
一片禅心悲众僧,师徒扫塔情殷殷。驱散妖雾乾坤净,换来晴空月儿明……这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插曲《晴空月儿明》的唱词,丝毫没有华丽做作之态,是对佛性与慈悲的一种恰到好处的诠释。
14.《平沙落雁》周晖渠汇川古琴与太极
《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15.《汉宫秋月》焦伯豪高为民黄薇古琴,尺八,二胡合奏
《汉宫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风格纯朴古雅,乐曲速度缓慢,细腻多变,表现了宫女望月悲秋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一唱三叹的旋律,怅然,凄美,激发听者无尽遐思。
16.《清凉月》贺小帅箫独奏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出自《华严经》离世间品,前两句是品末普贤菩萨的偈颂,后两句是品中讲佛性、涅磐。佛,菩萨的智慧之光,犹如一月映千江,佛菩萨清凉智慧像月亮一样圆满地在毕竟空的天空中,众生心犹如千万江河湖海,只要水波平静,则能倒映这一轮月。
17.《出警入跸》九宫乐府大型宫廷礼乐
表现了帝王离宫和回銮入宫时所奏之乐,乐曲中和平,黄钟大吕,大气恢宏,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在宫廷雅乐方面的集中体现。
18.《千年风雅》源音法师陶笛独奏
叙述着人世间的风情雅韵、透彻透底的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风雅,世事沧桑……陶笛声浑厚、低沉、深邃、悠远、宽广、洪亮,让人抚今追昔无限遐想,把你带入一个深远幽思的意境.....
19.《抱中台》筹独奏
《报中台》大相国寺梵乐千百年來一直有一件乐器在乐僧中传承,他演奏的《报中台》是具有強烈中原音乐元素的大相国寺手抄秘谱,该曲演奏气息饱滿,音色明亮欢快表达僧人们传递喜庆的情绪。
20.《梨花颂》海雯京剧独唱
《梨花颂》为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此唱词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且其旋律多有创新,是能从整体上体现梅派神韵和精髓的剧目。此剧结构严谨,词曲典雅,意境深渊,回味悠长,感人肺腑。
21.《朱云飞》相国寺佛乐团
是一首古老的乐曲。大相国寺初建时期(公元555年)就有这个曲子了。“朱”者,赤也,它是红、光明、太阳和佛光普照的象征。佛教要求僧众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表朴素大方,衣服颜色素净,所以袈裟不用艳色,而用紫色,名为“福田紫衣”。而袈裟内层的颜色,可用大红,金边,它象征着太阳光芒和出家人高尚的品德,即“内外光明”之意,故此曲取名《朱云飞》。
重要链接:
2017大相国寺将于10月4日至10月29日,在大相国举办中秋梵乐音乐节活动,本次音乐节以“传承”为主题,分三个场次两个地点三个篇章的形式。
本届中秋音乐节时间安排是第一场10月4日晚,第二场10月15日晚,第三场10月28日晚,分别在大相国寺的藏经阁和天王殿前隆重举办,以般若、华章、传承三个篇章为主线,再现千年古刹维摩院与乐棚的鼎盛场景,通过佛乐梵音与传统古乐的结合,展现大相国寺佛乐梵音的气势恢宏,高超与庄严,把佛教与社会的和谐充分合一,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